而次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急匆匆赶到白宫,还想试图争取“战斧”巡航导弹,却发现特朗普援乌的调门已骤然降温,只得空手而归。
战斧:筹码还是试探?
“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超2000公里,足以让莫斯科颤抖,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眼中的“战场翻盘神器”。过去几个月,泽连斯基频频向特朗普施压,试图用“战斧”打破俄乌战场的僵局。然而,10月16日普京一通电话打过去,特朗普的立场就像秋天的落叶,瞬间转了向。
此前,特朗普曾放话不惜向乌克兰提供“战斧”,摆出一副“以武促谈”的强硬姿态,意在逼迫俄罗斯让步。可通话后,在17日与泽连斯基的会晤中特朗普却表态:乌克兰近期别指望拿到“战斧”,停火才是当务之急。
这背后,美国的算盘打得响亮。表面上,“战斧”是张威慑王牌,可一旦真给了乌克兰,俄罗斯的反应可能像火山喷发。克里姆林宫警告,若“战斧”落入乌克兰之手,俄乌冲突将“不可逆转”升级,甚至可能波及北约,拖欧洲下水。更别提,特朗普正忙着扮演“和平使者”,急需一场外交大秀来刷存在感。若此时送出“战斧”,无疑是亲手砸了自己的舞台。于是,这枚导弹从“筹码”变成了“试探”,被特朗普悄悄搁置,象征意义远超实战价值。
普京的战略应对
普京如何在短短一通电话中促使特朗普调整立场?其成功在于对特朗普个人风格和美国战略优先级的精准把握,展现了高超的外交手腕。
这可不是随手一指。普京因欧盟制裁无法直飞欧盟领空,专机得绕道5000公里,堪称“外交长征”。但这恰恰凸显了匈牙利的独特角色。作为欧盟和北约成员,匈牙利却与俄罗斯关系暧昧,欧尔班更是特朗普的“铁杆盟友”。匈牙利正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为普京入境扫清障碍。欧尔班第一时间表态:“我们准备好了!”这出戏的舞台,选得恰到好处。
欧盟对这场会晤的反应耐人寻味。表面上,欧盟发言人表示“欢迎一切促进和平的努力”,但东欧国家却暗自捏把汗,担心美俄私下交易会牺牲乌克兰利益。英国、德国等国支持给乌克兰更多武器,但俄方的核威慑警告让他们如履薄冰。北约近期加紧东翼军演,欧盟也在推进“2030年准备就绪”计划,摆出一副“以防万一”的架势。布达佩斯会晤,就像一颗投入地缘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席卷欧洲。
泽连斯基的失落与欧洲的焦虑
泽连斯基这趟白宫之行,空手而归。他抛出“用乌克兰无人机换战斧”的诱人提议,却被特朗普一口回绝。特朗普不仅否决了“战斧”,还明确表示布达佩斯会晤是美俄“二人私会”,乌克兰没资格上桌。泽连斯基呼吁“停火”“冻结前线”,却像在对空气喊话,丝毫动摇不了特朗普的立场。这场外交失利,让乌克兰在美俄博弈中显得越发被动。
欧洲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儿去。欧盟高官卡拉斯公开支持给乌克兰“战斧”,英国首相斯塔默也喊着“不遗余力”挺乌。但俄罗斯的核威胁像一把悬顶之剑,让欧洲国家既想强硬又怕翻车。欧盟不得不在支持乌克兰和避免与俄直接冲突间“走钢丝”,而美俄的“私下交易”更让东欧国家心生不安,担心自己被晾在一边。
到底是谁忽悠了谁?
特朗普和普京的这场“双人舞”,表面热热闹闹,实则暗藏刀光剑影。特朗普想靠“交易的艺术”速战速决,结束俄乌冲突,刷一波“和平总统”的存在感。可普京用精准的外交策略稳住阵脚,不仅化解了“战斧”危机,还把特朗普拉进了自己的节奏。普京绕路五千里,表面是给特朗普送“大礼”,实则用精准的外交策略将特朗普稳稳拿捏。通话后,莫斯科股市暴涨6.22%,突破2700点,足见市场对普京外交的信心。
从大格局看,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美俄关系在“破冰”与“僵持”间摇摆。2025年2月、4月、6月的多次通话和维也纳会晤,显示双方都想保持对话渠道,但乌克兰问题像一块巨石,横在路中央。布达佩斯会晤或许能为和平谈判打开一扇窗,但短期内想有大突破?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