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原创 >

岸田新资本主义回到安倍经济学吗?


去年以来,岸田内阁高举“新资本主义”的旗帜、强调“听取广泛国民意见”的,保持着较高的支持率。5月23日《朝日新闻》民调显示,支持率高达59%,虽然近期支持率略有下降,但岸田内阁仍保持着高支持率,进入参议院选举。内阁成立之初,岸田强调“分配与增长的良性循环”,力图摆脱新自由主义路线,为营造涨薪氛围。

岸田首相所提出的“新资本主义”,正如在自民党参议院竞选公约中说,政府与市场协调的资本主义。据竞选公约,日本资本主义经过两个变化;第一,20世纪中的福利国家;第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自由主义,前两次资本主义重视政府作用大还是市场的作用大,而目前日本资本主义将发生第三次变化,即以“市场和政府合作”为主的资本主义。

 

为了拯救在竞争中落败者,发展“新资本主义”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以市场竞争为主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具有影响力。它认为,过去的日本资本主义对国家管制较多,阻碍了自由竞争,难以恢复日本经济。然而,在新自由主义论者看来,新自由主义并不是以弱肉强食的竞争为主,是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完善安全网,以便在这种竞争中失败的人给再挑战的机会。从小泉下台后,日本媒体经常提出贫富差距问题,但,为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安全网,很难说已经完善。

众所周知,市场竞争,必然造成产生贫富差距。从2000年代初至现在,在日本网上经常看到根据“自我责任论”的评论,这种网民认为,自己处于贫困状态是因为自己没有努力。在生活困难人群中有这种人,但是,一些人受到自己的家庭条件影响,陷入贫困的人。去年,在日本流行了“父母扭蛋(Oyagatya)”一个词,即因为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抱怨自己运气不好,这词体现日本资本主义的现状。有的人在自由竞争中获得成果,得到了美好生活,而有的人家庭条件很差,难以受到较好的教育,很难进入名牌大学,结果,很难找到条件好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岸田内阁所提出的“新资本主义”强调分配,获得多数国民的支持,以纠正新自由主义政策造成的贫富差距。

从名字上看,岸田内阁的“新资本主义”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印象,但日本普通民众不太明白,新资本主义的内涵。在野党提出,岸田的新资本主义,实际上与前首相安倍晋三所推进的经济政策即“安倍经济学”没有什么区别。

从“分配”向“增长”转变

岸田内阁提出的“新资本主义”的核心政策,简单地说“投资于人”、“对创新领域的投资”和“数字化”。重视“投资于人”体现从原来公共投资为主的经济政策转变到重视个人发展的政策。2009年,民主党实现政权替换时,民主党提出了“从混凝土到人”的政策理念,岸田的新资本主义理念也提到个人发展。依靠过去的经济政策难以在经济复苏发挥推动作用,“投资于人”可以说是符合时代的政策理念。

此外,岸田在去年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提出“令和版收入倍增计划”。这是为了使分配政策正确发挥作用,扩大中产阶层。日本的涨薪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都很低,20年左右几乎没有涨过。关于工资不涨的主要原因在于非正式劳动者增加、生产率低等。

在分配上,岸田内阁试图为低收入的护理人员和幼儿园教师加薪等,营造社会加薪氛围。然而,“分配”逐渐不再强调,转而强调“增长”。从执政之初就有专家指出,工资上涨的财源并不具体,因此可以理解为强调增长是为了筹集财源。

岸田首相在竞选公约中提出了“增长和分配的良性循环”,这一点在安倍经济学中也有所提及。如果没有增长,蛋糕就不会扩大,因此分配也会变小。安倍经济学的目的是在货币政策上做大“蛋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配。岸田首相在访问英国做演讲时说“请向岸田投资(Invest in Kisihida)”,其目的是向国外投资者鼓励向日本投资。这种想法是通过扩大金融资产来做大“蛋糕”,然后分配“蛋糕”。这样的态度与安倍经济学没有很大的区别。

促增长搞分配的思路本身是正确,但是,需要考虑分配的具体方案。有专家指出,日本涨薪进展缓慢的原因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挣的利益作为留存利益,不用于涨薪。企业将为自身发展而储备的留存利益用于涨薪,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但由于目前日本企业所面临环境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很难说对涨薪采取积极态度。

此外,实现加薪目标,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这就是物价问题。目前的日本,受国际形势影响,人们生活必需的商品持续涨价。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工资并没有多大的效果。从生活者的角度来看,在不涨工资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对国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对岸田内阁来说,处理物价问题是影响自己的执政地位的问题。

这一年,日本政府向受疫情影响的国民支付了“一次性补贴”,但如果不能持续提高人们的收入,支付的“一次性补贴”就会变成储蓄,难以复苏日本经济。

日本媒体说,本次选举基本上没有需要讨论的热点问题,但,与国民生活有关的新资本主义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分配增长的红利,执政党和在野党需要讨论在具体的收入分配方式。
作者:吉田阳介(北京理工大学外国人教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