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郊卡塔拉地区一声巨响,撕裂了往日的宁静。一栋红色联排别墅被以色列战机精准轰炸,浓烟弥漫,碎片横飞。这不是普通的袭击,而是以色列精心策划的“火力峰会”行动,直指哈马斯海外高层谈判团。
以色列的战略豪赌
以色列此次空袭锁定的是哈马斯海外政治局的核心人物,包括哈立德·马沙尔、哈利勒·哈亚等强硬派领袖。这群人在多哈长期活动,负责与卡塔尔、美国等多方协调加沙停火谈判。事发时,哈马斯代表团正在卡塔尔提供的国宾馆内讨论美国最新停火方案。
以色列国防军联合辛贝特,出动15架战机,发射10至20枚精确制导导弹,包括空射LORA弹道导弹和JDAM炸弹,试图一网打尽哈马斯高层。然而,核心目标马沙尔和哈亚侥幸逃生,仅哈亚的儿子希玛姆·哈亚及四名随从丧生。
自2023年10月“阿克萨洪水”行动以来,巴以冲突已持续两年有余,加沙成为人间炼狱。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加沙死亡人数突破6.4万,受伤人数高达16.3万。
以色列的目标始终是摧毁哈马斯,而卡塔尔作为哈马斯的“金主”,自2021年起每年向加沙提供3.6亿美元援助,成为哈马斯顽强抵抗的支柱。这次突袭,显然是以色列对卡塔尔“庇护”哈马斯的一次“警告”。
为何铤而走险?
以色列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卡塔尔领土上动手?其实内塔尼亚胡此举既有国内考量,也有战略算计。国内危机是首要驱动:以色列近期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极右翼盟友威胁退出执政联盟,内塔尼亚胡的执政根基摇摇欲坠。
9月8日,哈马斯下属卡桑旅在耶路撒冷制造枪击事件,造成6死12伤,为以色列提供了行动的“口实”。通过高调打击哈马斯,内塔尼亚胡试图转移国内矛盾,重塑强硬形象。
外交层面,以色列此举意在震慑卡塔尔,切断哈马斯的资金链。更有分析认为,袭击可能旨在清除哈马斯强硬派,为“温和派”上位铺路,以推动对以色列更有利的停火协议。然而,这种猜测缺乏证据,哈马斯内部是否真有“温和派”仍是未知数。更可能的动机是,以色列通过在卡塔尔动手,向整个海湾地区发出信号:任何支持哈马斯的国家都将付出代价。
卡塔尔的怒火与美国的尴尬
卡塔尔对此次袭击反应激烈,首相穆罕默德痛斥以色列的“恐怖行径”,宣布将组建法律团队追究责任。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强调将动用一切手段捍卫主权,并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抗议函,指责以色列威胁其公民安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即将上任的联大主席贝尔伯克,以及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谴责以色列破坏国际法和地区和平。
美国在事件中的角色尤为微妙。以色列宣称袭击得到特朗普“同意”,但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澄清,称“这是内塔尼亚胡的个人决定”,并对袭击地点表示“遗憾”。
然而,事实显示,驻卡塔尔的美军加油机曾为以色列战机提供支持,且美方仅在袭击前10分钟通知卡塔尔,明显为时已晚。专家指出,美国的“不知情”说辞难以服众,实则是以色列在“拉美国下水”,而美国为了保住与海湾盟友的关系,选择“装无辜”。这种暧昧态度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在中东的信誉,科威特大学学者巴德尔·赛义夫直言,美国对以色列的纵容正在葬送其地区影响力。
后果与前景:和平无望,战火蔓延?
此次突袭对中东局势的影响不可小觑。首先,加沙停火希望渺茫。哈马斯指责以色列用行动证明无意和谈,“边打边谈”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哈马斯或将选择“玉石俱焚”。
其次,卡塔尔的中立地位受创。作为加沙停火的关键调解人,卡塔尔的主权被公然侵犯,可能被迫重新审视对哈马斯的支持,甚至调整对以色列的政策。海湾合作委员会或将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以色列的联合回应,沙特与以色列建交的前景更加黯淡。更深远地看,以色列的激进行动可能点燃更大范围的冲突。
自2023年以来,以色列不仅在加沙作战,还多次空袭黎巴嫩、叙利亚、伊朗,挑起多线对抗。2024年的以黎冲突、2025年的以伊冲突升级,显示以色列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正在将中东推向无序。若以色列继续推进吞并加沙城的计划,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甚至刺激“反以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东的深渊
以色列突袭卡塔尔的行动,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炸碎了中东本已脆弱的和平希望。这不仅是对哈马斯的精准打击,更是对国际规则和地区稳定的公然挑衅。内塔尼亚胡的冒险或许能暂时稳住国内局势,但长远看,只会让以色列更加孤立,让中东陷入更深的动荡。
卡塔尔会否减少对哈马斯的支持?美国还能否在中东扮演“调停者”?加沙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悬而未决。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以色列继续以“铁拳换和平”,中东的战火将永无熄灭之日。正如一位观察家所言:“以色列的胆量无人能敌,但这胆量,正在将整个地区拖入无底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