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 > 高秋福 >

“建筑谜团”婆罗浮屠


 

访问印度尼西亚之前翻阅资料,发现其境内的婆罗浮屠不仅是现今世界上最恢宏的佛塔,而且也是一个建筑谜团。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何以修建这样一座佛塔?佛塔何时修建,后来为何遭弃置?再后来,又如何被发现和修复?

 

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从印尼首都雅加达飞往佛塔所在地日惹。飞机径直向东飞,不到一个小时,机翼下的万木丛中就闪现出一座巨大的方锥形建筑。建筑位于爪哇岛中部名城日惹西北大约40公里处。那里是默拉皮火山和松宾火山雄峙之地,是普罗戈河与埃洛河交汇之所。

 

一片开阔的土地,草木葱茏,中间有一个小山丘隆起。在这个名为“克杜”的山丘上,矗立着方才从机翼下掠过的那座方锥形建筑。我们疾步向前,建筑好似迅即放大,像一方巨大的崖石逼压头顶,给人以沉重、威慑之感。陪同的朋友开口说,这就是同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柬埔寨的吴哥窟一道被誉为古代东方四大建筑奇迹之一的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全景 

 

“婆罗浮屠”是佛塔Borobudur的汉译。其本意是什么,早期没有文字记载。历史上最早提到这座建筑的,据说是14世纪的爪哇人普拉班扎。这位出身佛教世家的宫廷诗人兼历史学家,在其所著《爪哇史颂》中述及日惹附近有一座佛教胜迹,但没有说出胜迹的具体名称。

 

首次使用这一名称的是19世纪初出任英国驻爪哇代理总督的托马斯·斯坦福德·莱佛士。他在所著《爪哇史》一书中,用简短但明确的文字记载了这一胜迹,称之为“婆罗浮屠”,意为“婆罗的古迹”,因为古迹附近有个村庄叫婆罗。后来有人认为,莱佛士使用的这一称谓来自克杜地区的居民。而根据这些居民使用的爪哇语,“婆罗浮屠”可解释为“山丘上的佛塔”,因为整个建筑位于一个小山丘之巅。

 

还有人认为,“婆罗浮屠”来源于梵文,意为“菩萨成佛必经的十地之山”。我国东南亚历史学家陈序经则根据印尼受古代印度宗教文化影响很深的情况,将“婆罗浮屠”解释为“婆罗门的佛塔”。不管对这一名称的原本含义作何解读,其汉译之名确实兼具音译与意译之妙。遗憾的是,不知汉译的始作俑者是何方神圣。

 

不管如何释名,人们实际上都认为婆罗浮屠不是世俗建筑,而是一座佛塔。与一般佛塔不同的是,这个建筑是实心的,全部用石块砌成,既无门窗,也无梁柱。整个建筑占地1·5公顷,原高42米,现高35米,分为塔基、塔身和顶部三大部分。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118米。塔身从第二层到第六层,每层也呈正方形,但面积依次递减,边长从89米直减到61米。每层的四周装有石栏,形成一个回字形的平台。塔顶从第七层到十层,其中七八九三层是面积依次递减的圆环形平台,四周修建有小佛塔。最高的一个平台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底部直径10米的覆钵形大佛塔。大佛塔本来高达14米,后因尖顶损毁,现高只有7米。

婆罗浮屠是实心塔,只能从外面攀登。塔体四面的中间都有一个台阶,拾级而上,可直达第九层。

 

从那里向四周眺望,原野、河流、火山均历历在目。从那里向塔基俯视,各个层次的围栏、雕饰、佛龛皆一览无余。而从那里向上仰观,位居平台中央的大佛塔,明显分为圆基、方托、圆锥塔尖三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佛塔虽然屡遭损毁,但仍肃然挺立,不失其恢宏的气势。

 

 婆罗浮屠廊壁上的浮雕 

 

据介绍,这座三段十层的建筑,不是随意设计和建造,而是隐含着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塔体的三段象征佛徒修成正果必经之三界:塔基代表人们难以摆脱的各种欲望的欲界,塔身代表人们逐渐摒弃各种欲望后进入有名有形的色界,塔顶则代表人们最终进入永远摆脱世间一切凡俗欲念束缚的无色界。而在从欲界进入无色界的修行过程中,人们需要一步步通过欢喜地、离垢地直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个法地,最终才能成佛。佛塔的十个层次,代表的正是从凡尘走向极乐世界的十个不同的阶段。

 

当然,婆罗浮屠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其外观,而是整个建筑体上的大量浮雕和佛像。这浮雕和佛像细致而准确地阐发了佛教的一些基本理念,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塔基及其上面的几个回字形平台上,内墙石壁和外沿石栏之间形成五道宽约7到2米的回廊。五道回廊总长3200米,石壁上镌刻着总计2672块浮雕。其中,1212块是装饰性的,其余则都是叙事性的。叙事的内容均取材于佛典故事。第一层回廊上的浮雕,为佛传图和本生图,描绘佛陀从降生到涅槃的整个人生历程。第二、三、四层回廊上的浮雕,为《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的历参图,描绘他为求得大觉而四处漂泊,拜访了三十多位名师,最后获得正果。

 

在这些佛事的浮雕中,掺杂有大量神话故事、宗教仪式以及当时人民生活习俗的描述,是了解当年社会生活情况的生动材料。而所有浮雕的画面均结构严整,细节描绘生动,人物形象逼真,说明当时的雕刻艺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这些浮雕被称为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社会生活史和艺术发展史”。

 

 

 

婆罗浮屠的另一宝贵艺术遗产是佛龛和佛像。在四个层面的回字形平台的石栏上,均按一定间隔安放有一个佛龛,总计432个。每个佛龛中都安放着一尊佛像。而在三个层面的圆形平台上,则都修建有一个环状的佛塔群。下层有佛塔32座,中层有24座,上层有16座,共计72座。所有这些佛塔皆呈覆钵状,四周有菱形的孔洞,从中可窥见内部安置的佛像。信徒和游人纷纷把手从孔洞中伸进去触摸佛体,以求安宁和吉祥。

 

所有佛像乍看好似一模一样,慈眉善目,富态安详,屏气静坐。但据方家讲,每尊佛像其实各不相同,细微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坐姿和神态上。只可惜,我俗目凡眼,难以辨析。我所能看到的是,佛像镂刻精细,平滑的面肌和纹状的衣褶都清晰可辨,显示出极为深厚而娴熟的刀笔功夫。这些佛像的雕制,既承袭了印度古典佛雕的严谨传统,又汲取了印尼古代雕刻的某些灵动手法,在世界雕刻史上堪称一绝。只可惜,有不少佛龛和佛像严重毁坏,有的还流落到欧美国家。人类宝贵的精神创造,落得个可悲可叹的命运。

 

 婆罗浮屠上的舍利塔 

 

从婆罗浮屠高层逐级走下来,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头脑中盘旋。其中之一是,印尼当今人口2·3亿,百分之九十是穆斯林,为什么却建有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庙?朋友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从印尼的历史发展中去寻找。

 

原来,早在公元2世纪,随着商业来往日益频繁,作为早期印度教的婆罗门教就从印度传入印尼。印尼曾出现几个信奉印度教的小王国。到5世纪,佛教又从印度传入,在有些地方逐渐取代婆罗门教的地位。在爪哇岛中部,8世纪建立的夏连特拉王国最初信奉婆罗门教,后来改信佛教,并开始大肆修建佛塔和佛寺。

 

克杜一带修建的佛教建筑最多,婆罗浮屠不过是其中规模最大者。婆罗浮屠修建在高高的平台上,这点颇似婆罗门教庙宇,而外形呈覆钵式塔状,这点又颇似佛教的高塔。这样两种不同宗教建筑风格展现于一体,恰好反映出两种宗教信仰在当时的转换过程。

 

另一个问题是,这座佛塔是谁修建?因为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解开这个谜有一定困难。一般认为,夏连特拉王朝最兴隆时期是公元760年到830年。佛塔的修建大约启动于8世纪中后期,完成于萨摩罗统迦国王832年去世前,花了五六十年时间。

 

根据印尼民间传说,修建佛塔的建筑师名叫古纳达摩。在他的督建下,先后调动十多万劳工和奴隶。他们就地取材,将附近火山熔岩冷却后形成的灰色石头切割成小块,搬运到建筑现场,先后搬运200多万块。同时,他们还从附近的河床中捞取鹅卵石,运送到工地做填充材料。整个建筑都是用石块堆砌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没使用任何粘合剂,完全靠人工打造的榫、齿、槽、孔来连接。因此,这座佛塔被称为“用石块堆积起来的艺术珍品”。

 

这座佛塔为何修建?同样因为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人们也只能作推断。佛塔和佛寺是佛教建筑的两大基本类型。佛塔大多是实心的,用以贮藏佛陀遗物;佛寺建有厅堂,是供奉佛陀和菩萨以便信徒焚香朝拜的场所。婆罗浮屠主体是实心的,因此有人认为它的修建是为储藏佛陀的舍利之用。

 

但是,这里迄今并未发现任何舍利。因此,也有人说,婆罗浮屠的基本造型颇似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婆罗浮屠则可能是夏连特拉王朝帝王的陵墓。可是,迄今并未发现这里有任何帝王遗骨的存在。

 

 

因此,另有人认为,尽管婆罗浮屠是实心的,但从修建有大量佛龛和佛塔来看,它还是供奉佛陀的圣地和信徒朝拜的场所。它之所以不像其他国家的佛教寺庙那样拥有气势恢宏的殿堂,可能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人们终年可在露天举行朝拜活动。

 

至今,每逢佛诞节等重大佛教节日,这里通宵达旦都举行诵经念佛、秉烛朝拜活动,即可为一个佐证。同时,从大量宣扬佛陀事迹和佛教教义的石雕来看,婆罗浮屠简直是一座形象生动地向民众普及佛教知识的大课堂,决非一般佛寺所能比拟。

 

但是,就是这样一座壮丽辉煌的佛教建筑,大约从10世纪起,却从人们的视线中黯然消失。消失的原委,长期以来也是一个谜。一般认为,这是自然与人为两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9世纪后半期,爪哇的各个小王国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加剧。856年,夏连特拉王国被信奉印度教的珊阇耶王国击败。从此,佛教在爪哇岛开始衰落,婆罗浮屠逐渐陷入无人维护的困境。在炎热多雨的热带气候条件下,荒草与灌木横生,婆罗浮屠所处地区遂变为一片荒原。1006年,默拉皮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将婆罗浮屠彻底掩埋。从13世纪起,伊斯兰教传入,印尼逐渐演变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婆罗浮屠很快被人忘却。

 

时间一闪就是几百年过去。19世纪初,英国打败荷兰,在爪哇岛实行殖民统治。1814年,跟随英军征战的托马斯·斯坦福德·莱佛士被任命为英国驻爪哇的代理总督。莱佛士懂得多种东南亚语言,对自然历史倍感兴趣。在中爪哇巡查时,他从当地人的口中得知,密林深处隐匿着一座古寺庙。于是,他随即派遣一名工程师带领200多人前往清除林莽杂草,挖掘火山灰土,最终发现埋没了几百年的婆罗浮屠。

 

此后,克杜地方当局继续清理,到1835年将整个建筑挖掘出来。后经多次修缮,这座长期被废弃的宗教建筑才得以基本恢复其本来面貌。上世纪的80年代,婆罗浮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现在,它已成为印尼的主要旅游胜地之一,每年有国内外游客250多万。

 

两个多小时的游览,增加了对婆罗浮屠的了解。走下塔基,再回头仰望,整个建筑显得愈益高大,愈益光彩夺目。我心中不由默默赞叹人类创造之伟力。但是,纠缠在头脑中的那些建筑之谜,却觉得似解又非解,反而加重了对佛塔的神秘之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