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 > 沈孝泉 >

沈孝泉:气候峰会前的“外交芭蕾”

美国总统拜登提议召开全球气候峰会,邀请中俄等40个国家参加这一峰会。峰会前夕,一场“外交芭蕾”在有关国家之间展开。4月16日,中法德三国举行首脑视频会议,就气候问题进行协调。此前,4月14日晚,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抵达中国上海,就气候峰会的召开与中方进行三天磋商。透过频繁的外交活动可以看出,这次峰会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果,是检验各有关大国诚意的试金石。

3月26日白宫宣布,拜登邀请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40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定于4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气候问题网络峰会。白宫说,这次会议旨在强调世界采取行动的迫切性,凸显保护环境带来的经济效益。白宫称,美国将在会上宣布新的“雄心勃勃”的2030年减排目标。受到邀请的还有:德国、法国、英国、沙特、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国领导人。

在距离峰会召开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中国同法国和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就气候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这表明中欧双方对气候问题的高度重视,诚心希望这次峰会能够为推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危机做出切实贡献。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还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视频会议上强调,中方将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自能力原则,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他表示希望发达经济体在减排行动力度上作出表率,并带头兑现气候资金出资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充足的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方欢迎中方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承诺体现了中方主动承担重要责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德法中三国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她说,中国宣布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既具雄心,也富挑战,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欧方愿同中方加强政策沟通与对接。舆论普遍认为,中法德三方此次协调立场取得共识,对即将召开的气候峰会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气候变暖,是全球面临的紧迫的生态环境危机,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必须加大减排二氧化碳力度,确保全球温度上涨幅度在1.5摄氏度以下,才能避免因气候变暖导致的各种环境灾难,包括南北极冰山加速解冻、海平面上升、众多小岛被淹没等。这就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做出承诺。应对气候变暖,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各国的发展,但也应看到,这也将促进各国在利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这场意义重大的全球治理行动中,欧洲和中国均做出了巨大贡献,制定了具体的和明确减排日程,对世界各国行动发挥了引领作用。

应对气候变暖,不仅需要各国的努力,而且要在世界范围内达成有约束力的条约文件。在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谈判进行了多轮讨价还价后终于在2015年底在巴黎达成了《巴黎气候协定》,这一协定的达成克服了众多阻力,美国对这个协定始终持拒绝立场,最终在巴黎会议上被说服改变态度,为协定达成一致清除了最后的障碍。次年4月22日《巴黎气候协定》在纽约正式签署,全球共195个国家在文件上签字。

美国虽然在这个文件上签了字,但是很快就反悔。2017年特朗普出任总统后不久,他就不顾盟国反对和劝阻,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美国这一举动不仅是对世界将近二百个签字国的嘲弄,更是在逃脱美国对全球变暖所应负的重大责任。此举震动了世界,遭到法国和欧洲的坚决反对,由此,欧美关系开始出现严重裂痕。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是特朗普提出的“美国优先”理念的体现,只顾美国的经济发展而把全球环境利益置于不顾的做法只能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唾弃。

特朗普背信弃义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之后,其继任者拜登又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宣布重新返回《巴黎协定》,而且决定在《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之际主持召开全球峰会,以推动这一协定的执行。这就不由得使人对美国的动机产生极大的怀疑。  

国际评论认为,拜登此举动机有三。

一、重新谋求霸主地位。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导致美国外交战略大幅度收缩,包括大量“退群”,不仅退出《巴黎协定》,而且还先后退出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朗核协议等。这些孤立主义的行为没有维护美国的自身利益,却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边缘化”,失去影响力。因此拜登上台后立即做出政策调整,目的是重新走上国际舞台前沿,重掌国际事务的主导权。重返《巴黎协定》,主持气候峰会,正是这一战略调整的体现。当然,历史不可能完全重演,特朗普一意孤行地在国际事务中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也就失去了影响力和主导权,现在要改弦更张,势必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如果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而毫不收敛,那么这次气候峰会将很难取得成果,这对拜登的确是一次严峻考验。

二、试图修复同欧洲的结盟关系。

2017年特朗普决定退出《巴黎协定》被视为欧美关系撕裂的标志性事件。法国是气候生态和环保治理的重要推动者和引领者,在法国推动下,欧洲在减排目标的制定以及鼓励再生能源技术推广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欧洲在全球环境生态治理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2015年底,法国以强大的“气候外交”攻势、并在中国的全力配合下,成功地推动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峰会就《巴黎气候协定》达成了协议。美国最终也做出妥协,接受了这个协定。《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治理气候变暖取得的重要进展,也是法国“气候外交”的重大胜利。这场胜利巩固了法国在欧盟的主导地位,也提升了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影响力。然而,特朗普上台后突然变脸,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无疑是对法国直接打脸,也是对欧洲环保努力的公然蔑视,这就不能不引起欧洲的极大愤慨。欧美关系由此直线下滑,到特朗普执政后期欧美结盟关系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拜登上台要修复欧美关系,自然要从“头”做起,于是决定回归《巴黎协定》。这是对法国和欧洲的一个重要姿态,带有明显的“认错”和求得重归于好之意。当然,欧美关系能否恢复还要看倡导多边主义的欧洲的态度。

三、继续玩弄打压中国伎俩。

拜登执政后,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在所谓人权问题上攻击中国、拉拢西方盟友制裁中国、派遣军舰到南海制造紧张局势威胁中国。然而,双方对抗高热之际,拜登又对中国发出了参加40国气候峰会的邀请,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还“应邀”来到上海与中方进行直接接触和交流,一副对中国“友好亲善”的姿态。这至少说明,美国目前对中国的敌视政策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焦虑和躁动,鉴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地位不断提升,美国不能继续无视中国,美国打压中国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还需要中国的认可;同时美国也不会因为在有些问题上有求于中国而放弃敌对中国的立场。美国这一两面态度就造成未来中美两国关系将是一种复杂的博弈和角力。

中国将带着极大的政治诚意参加峰会,并同其他各国合作,争取会议就全球气候治理取得积极成果。而美国的诚意如何?人们将拭目以待。
 

相关阅读